「甲」醜不可外揚:灰指甲的診斷與治療
台灣氣候潮濕炎熱,適合黴菌生長,黴菌造成的皮膚病是我們在門診碰到的老問題,同時也持續一直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。
灰指甲俗稱「臭甲」,而正式的名稱叫「甲癬」,是黴菌感染到手指甲或腳趾甲所致,也就是指甲「發黴了」。灰指甲最常見的表現,就是變色,可能是黑、白、灰、黃、褐、黑等各種顏色,而不僅僅是「灰」色。
大多數的表皮黴菌感染可以靠外用藥物治療,例如體癬、足癬但是甲癬(灰指甲)擦藥治療就很困難了。 因為指甲是由硬角質所構成,外用藥物很難穿透或吸收,而且感染的指甲往往比正常的指甲厚很多,再加上指甲生長速度慢更新慢,黴菌通常又生長在指甲靠甲床的內面,外用藥很難穿透到最深處,這種種因素全部加在一起,就造成了灰指甲非常難靠外用藥物治療。
所以傳統上治療灰指甲用吃藥的方式比較有效,而且必須要連續服用一段時間(6-12週)。 近年外用的指甲油劑上市後,因為它只需要每星期塗抹一到二次,效果也比傳統的外用藥物效果好,讓外用藥物治療變的較為可行,也才讓用外用藥物治療灰指甲成為第一線的選擇之一。
以下用比較表來說明兩者的差別
外用Amorolfine nail lacquer
1. 每週塗抹一到二次
2. 適合輕(或中)度灰指甲患者,侵犯深度最好小於指甲的百分之四十;通常需要自行磨指甲配合 3. 無特殊禁忌
4. 健保每年給付一瓶,超過需自付(但有些品牌無健保)
5. 治療時間 (大約)手指甲約 6個月;腳趾甲約 9至12個月
6. 治療成功率比口服藥低,未痊癒則可拉長用藥時間
口服Terbinafine/Itraconazole
1. 每天服用一次
2. 輕、中、重度灰指甲皆適合;尤其是重度灰指甲患者,甚至黴菌已侵犯至指甲的生長板,就更無法靠外用藥治療
3. 肝功能不佳者不適合
4. 口服藥需考慮同時服藥的交互作用以及藥物過敏等
5. 健保每年可使用一次療程,手指甲6週,腳趾甲12週
6. 治療時間 手指甲6週; 腳趾甲12週。療程結束後等指甲自行生長
7. 治療成功率單次療程約70%,未成功則一年後可再次服藥
資料提供:香港商國際奧思禮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Aspire Lifestyles Company Limited Taiwan Branch
★以上內容僅供參考★